看新闻能赚钱、随时提现不受限?提醒:警惕手机App“赚钱”陷阱
声明:该文章由作者(齐襄王)发表,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0XUCN)及本页链接。。
手机App“赚钱”做任务总是绕不开看广告。手机App“赚钱”做任务总是绕不开看广告。眼下,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喝水赚钱、睡觉赚钱、走路赚钱……使不少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然而,操作中,老年人发现,赚钱任务总是绕不开看广告,标榜的高收益迟迟难以兑现,甚至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沦为手机App里的“韭菜”。
现金红包——诱导下载看广告
“在手机里,不管是抖音还是快手App中都能看到类似的走路能赚钱、猜歌名能赚钱、手机充电能赚钱、睡觉能赚钱、喝水能赚钱的广告。”3月3日同学聚会时,恭敬说起父母在家刷手机的事,真是无奈至极。“我本来的初衷是想让父母‘戒’掉为走路赚钱而‘摇步数’的习惯,给老人下载了抖音、快手,让他们无聊时解解闷、缓解一下儿女不在身边时的寂寞,可没想到现在‘老坑没填平’,又掉进了‘新坑’。”他有些无奈地说,他父亲偶然发现了“猜歌名能赚钱”的“大红包”,点开后里面出现一则“只要猜对50首歌,就能提现”的广告。“这不是拾钱吗?”自认为对歌名比较熟悉的老人,下载了这款猜歌名App。
“老歌,不就是红歌吗?我熟悉。”老人一开始猜歌还比较顺利,每猜对一首歌,系统都会显示他获得了1元或2元。可没过几天,难度提升了。“也许是系统提高了难度,手机上频繁出现一些‘生僻’歌曲,一旦歌名猜错,手机就会播放一段广告,想返回主页都不行。不知道同样的广告看了多少遍,老人终于把50首歌猜完了。”恭敬说,手机上显示可提现的金额达到了84元。可就在老人提现时,手机上却显示一条只能提现0.3元的信息。
恭敬的父亲上了当,母亲同样没有逃过手机App中广告的“轰炸”。“名义上是每隔一段时间喝水打卡赚金币,可真要想领取金币,还是得看完46秒的广告视频才能领取,中间还不能退出。时间长了,手机运行也变慢了。”恭敬意识到可能是老人手机里几款“赚钱”App造成的,便以清理手机内存为名,偷偷卸载了几款“没名堂”的App。可没想却引来了母亲的不乐意。恭敬说,有一款走路“赚钱”的App原本是自己想督促父母亲锻炼身体而下载的,可老人实际上却失去了锻炼身体的初衷,每天强制自己走路的目的是为了换取金币,然后通过金币换取零钱。可走路“赚钱”并不是走得越多赚得越多。“每天能兑换的步数不超过6000步,对应下来就是不超过600金币,而1万金币才能兑换1元,算下来,岂不是至少要17天才能攒够1元?”恭敬说。
更让恭敬费解的是,所谓的走路“赚钱”也不是想象中按照自己实际走路的步数领取金币,而是在页面中飘着若干个标有一定步数的图标,点开之后依然被带进广告视频,让你下载另一款App。“手机明明没装多少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运行越来越慢,我还以为是手机坏了。”无奈之下,他把手机拿到修理点,才发现仅这款走路“赚钱”App,占用内存空间高达6.4G。
翻新花样
——设置高提现门槛
觉察出“赚钱”不易的还有刘恭昌。前些天,刘恭昌在一款买菜App上发现了一个领100元红包的活动。刚点进去,系统就显示“手气很好,已经获得96元”的信息,提示只要继续根据指示往下操作,就可以领走100元红包。
“恭喜获得奖金暴涨特权”“邀请好友完成下单任务,奖金暴涨”,刚开始的几个任务比较简单,刘恭昌的提现账户很快涨到98元,离目标越来越近。可之后,系统发布了必须要在当前页面下单买东西的任务。
虽然不太愿意买,但一想到离100元就差一两元了,刘恭昌还是花25元在页面下单买了一箱饮料。而当他查看提现账户信息时,才发现这一单居然只给他增长了0.1元。
从这以后,提现活动的花样越来越多,但最后还是要求用户去买东西。而他每次能得到的金额从0.1元降到了0.02元,提现账户金额达到98.42元后就再也涨不上去了,两天后系统显示活动结束。
“忙活半天没把钱提出来,还可能把自己的信息给‘卖’了。”汉中市汉台区群众赵毅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手机上跳出“送你大额福利,邀请5个好友必赚100元”的图案。出于好奇,她就点了进去。里面罗列了详细的“赚钱秘诀”,并用很小的字提示了“距离活动结束仅剩1天”的信息。可当她发出了首个邀请码后,受邀人告诉她,接受邀请后,没任何反应。之后,赵毅连着发出了5个邀请码,都泥牛入海。前不久,她又安装了一款号称听歌赚钱的App,发现屏幕上弹出需要选择是否允许获取手机号、读取设备上的照片及文件时,稀里糊涂中了计。等到要想提现时,才发现还需要绑定微信账号。“页面自动跳转过去,只有同意对方使用自己的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信息才可以继续操作。”她无奈地说。
自从下载了听歌“赚钱”、走路“赚钱”、喝水“赚钱”、睡觉“赚钱”的App以后,她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为多赚金币,就通过点击广告来增加金币量,可App里的提现门槛也越来越高了。“看着里面有6元多,可每天只能提0.2元,还必须连续签到7天来解锁此权益,全部提现更是遥遥无期。”赵毅说。
专家支招——不要沉迷于现金红包诱惑
针对老年人沉迷于手机App里的现金红包诱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小俊认为,首先,要加强监管。有关职能部门应完善和增强相关领域的管理制度和处罚机制,常态化治理该类违法违规现象。其次,倡导子女加大对老人晚年生活的关心和爱护程度,一方面要多关心、沟通和提醒家里老人使用手机时,注意和预防这些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帮助老人解决手机上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陷阱”“费用被套取”等问题,提高老人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建议子女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安排更加充实的晚年生活。
陕西絜矩律师事务所律师胡解良认为,“赚钱”App存在过度索取用户权限、更改手机设置等问题,要求用户必须允许读取地理位置和通讯录信息才可以打开。有的App打开后手机锁屏壁纸就被更改为软件背景,解锁屏幕后还有不间断的弹窗消息出现,影响手机正常使用。App通过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使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有些打着新闻资讯旗号的App,用内容低俗信息和现金红包来吸引手机用户发展“下线”。老用户邀请到新用户后,需要新用户做完平台给的新手任务后才能给予返现,而平台给新用户的任务,则是继续发展“下线”。之所以鼓励用户发展“下线”,是因为这些平台中有大量广告,平台需要广告点击量来赚取利益。
胡解良认为,鼓励发展“下线”,使老用户、新用户之间构成了上下层级,并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形成“金钱链”,部分模式与传销的构成要件相似,用户要避免进入传销陷阱。
陕西其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潇认为,由于一些老人通常会把钱看得很重,加之接触智能手机相对较晚,对于网上信息难辨真伪,往往在现金红包诱惑下很容易被一些噱头诱导或欺骗,落入某些App设下的圈套。老年人既不应该成为被收割的“韭菜”,也不应该成为移动互联网下的孤岛。移动互联网不能仅仅是年轻人的,也应该在民法典的规范之下,让老年人享受到移动互联网的普惠利益。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部分App出于引流、诱导消费等目的,采用一些擦边球的文案、图片或者现金红包的方式,诱惑老年人点击、分享,而实际上点开的却是贷款等链接。这种行为有碍公序良俗,用户有权举报,监管部门也有权处理。
[超站]友情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 1 习近平拉美之行的六个瞬间 7998659
- 2 外交部回应“要求中日双方面免签” 7937792
- 3 私家车撞上军用装甲车 现场曝光 7816461
- 4 “链”味十足 向“新”前行 7724595
- 5 39岁失业后在菜市场重启人生 7617084
- 6 女子发现家门锁上被贴了“磁铁” 7551200
- 7 马斯克:现在还有傻子生产F-35呢 7470352
- 8 网友调侃黄子韬颜值被卡在了海关 7392773
- 9 女子杀害家暴丈夫获子女和公婆谅解 7272142
- 10 年轻人开始“翻新”羽绒服 7184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