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顶三年,这场北京暴雪,到底有多“稀罕”?
声明:该文章来自(澎湃新闻)版权由原作者所有,K2OS渲染引擎提供网页加速服务。
华北及黄淮地区累积雪量将达近10年来同期最高!
北京市气象局连发暴雪黄色(后升级为橙色)、寒潮蓝色、道路结冰黄色3个预警!
忽然之间,北国大地就切换成“速冻”模式。
故宫,一夜“速冻”。
摄影/吴亚轩
果然,12月13日早晨,一场熙熙攘攘的大雪就送北京上了热搜——北京的各所中小学纷纷停课,就连城区也来了个错峰上班,让全市学生与打工人都在期待降雪来临,毕竟氛围都烘托到这里了。上班日的故宫门票一票难求,“老法师”们甚至挤满了景山……偶尔的暴雪给北京居民莫大的欣喜,唯一的焦虑可能是,下单买的加厚加绒的裤子怎么还没到?
纷纷大雪之下,不由让人思考,北京,是不是越来越冷了?
今天的故宫,满满都是看雪人。
图/视觉中国
初雪即暴雪,一波连一波
“北京湾”为什么造就暴雪?
其实,北京下雪,还真是个稀罕事。
北京冬季平均降水量不过8.3毫米。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1951年至2019年,北京平均每年大雪及以上日数仅有0.4天,甚至于在2017年、2018年全国多地降雪之际,北京还因为“全世界都在等着北京下雪”老上热搜。
北京的山区相对来说容易下雪。
摄影/杨东
但今天的这场大规模降雪,可以说是一“雪”前耻。据北京市气象局数据,截至本日19时,北京城区平均降雪量已达2.5毫米;海淀凤凰岭降雪量达5.7毫米。为什么北京难得会有如此大雪?这就要从“北京湾”这一地理概念说起了。
所谓“北京湾”,是指北京地区前为华北平原,后有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三面环抱的地理格局。在冬季,燕山与太行山脉仿佛两道关卡,让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的季风要经过爬坡才能来到北京山区,水汽极易丢失。冬日的北京市区气候极为干燥,其相对湿度最低甚至堪比沙漠,只有山区,或许可以期待一下降雪。
燕山脚下的北京市区。
摄影/盛蓬
但若是遇到大型寒潮与暖湿气流交汇,北京便有机会披上银装。自东北平原而来的冷空气南下辽东半岛后,经渤海向西进入华北平原,与南上的暖湿气流会师。此时,北京三面环山,一面平原的地貌,则可首先借得这一线“东风”。北京山区如同迎风坡,变成暴雪气候的“发动机”,形成典型的“回流降雪”。
这样的北京大雪,即便相比于张家口、涿州、三河等周边“降雪优势”地区,都不遑多让。
北京市区银装素裹。
摄影/盛蓬
2019年冬,是北京1951年以来降水最多的冬季,近年来北京的降雪逐渐频繁。那么,北京近年来温度越来越冷了吗?答案是,并没有形成明显趋势。
据北京市气象局数据,2019年以来,北京冬季平均气温在-2.7℃至-2.9℃之间徘徊,波动并不算大。若是从更远尺度上来看,1991年以来北京的冬季时长,则在缓慢缩水。今年11月6日才算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是近十年入冬最晚的一年。
北京市区,“赛博扫雪”。
摄影/Ray Xiao
只不过此轮寒潮来势汹汹,短短一周内北京最低气温便从0℃左右一路向-15℃狂飙,实在让人“体感”深刻。
冰雪,对北京有多重要?
公元752年,51岁的唐朝大诗人李白应友人的邀请,来到距离长安千里之遥的幽州(今北京周边地区)游玩。时值冬季,当李白行走于燕山深处,突然天降大雪,给四川来的李白带来了莫大的精神震撼,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南方人看北方下雪的珍贵历史记录——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居庸关,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交汇处的咽喉。
摄影/杨东
大诗人笔下的北京雪景,如今则被众多长枪短炮的“老法师”们记录。周一一早,景山上拍摄故宫初雪的最佳机位就挤满了人——毕竟周一故宫闭馆,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这种妥协方案。
不过要想欣赏北京雪景,倒大可不必拘泥于故宫与景山周边。二环里的老北京城,古迹扎堆,如国子监、天坛、中山公园、太庙等处,其建筑风貌肃正,园林格局宏阔,恰与大雪珠联璧合,形成典型的北京符号。若你再有时间也可以远征至号称“昌平小故宫”的十三陵,红墙黄瓦比起故宫来也不遑多让——而且重点是,这里真的人很少!
景山之下的北京市区。
摄影/盛蓬
纵观北京的人文历史,雪则时不时就会成为重要配角。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之中,一场正月十五的北京瑞雪拉开了明朝年度财务会议的帷幕。代表了皇帝的太监吕芳还贡献了一句名场面台词:真是我大明的瑞雪啊!
天坛初雪。
摄影/朱雨生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在农业生产高于一切的封建朝代,北京下雪算不得是什么新闻,反倒一整年不下雪才是皇帝们眼中堪称“动摇国本”的大事。然而诚如前文所言,北京冬日降雪稀少。若是翻开明清史书,隔三差五就能看到皇帝因为“今冬无雪”而申斥顺天府(北京市政府)赶紧虔诚祈雪的记载。
故宫檐角上的骑鸡仙人。
摄影/朱雨生
雪后第一时间扫雪、铲雪,也是疏通交通的应有之义,从古至今都不例外。明朝皇帝有下令从“京营(首都卫戍部队)”中调拨3000名士兵协助紫禁城扫雪、铲雪的纪录。著名的“宅男皇帝”万历甚至还克服了懒癌,亲自指挥扫雪铲冰。这效率,真是看得冒雪上班、脚步打滑的打工人羡慕嫉妒恨。
冬季,北京的雪色浪漫
冰雪,映照了北京的历史,也火热了北京人的生活。
颐和园西堤雪景。
摄影/朱雨生
譬如,正所谓“什刹海上溜次冰,才能称作老北京”,毗邻北京中轴线的什刹海,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北京最大的滑冰场,是时尚先锋,从而活跃在《血色浪漫》《老炮儿》等众多北京文艺创作里。在北京溜冰,早已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文艺符号。
什刹海上滑冰竞速。
图/视觉中国
如今,北京冰场已不再是什刹海一家独大,每年12月底到立春的一个多月之间,从北海到昆明湖,从朝阳公园到亮马河,北京城的丰富水系塑造出一座座冰场,承包了冬日的限定快乐。
其实,这些冰上运动的由来历史悠久,清朝时,来自东北雪窝子的满族人将他们祖传的“冰嬉”活动带到了北京,甚至成为了皇帝们冬天里的保留娱乐活动。虽然同样是溜冰,但古人玩的花样可比现在多得多:各路健儿踩着冰鞋鱼贯入场,手持五色彩旗组成各种队列花样。还有分队的蹴鞠踢球比赛,堪称是最符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古代版“冬奥会”。
故宫博物院藏的《冰嬉图》卷。
制图/九阳
滑冰,堪称最为地道的北京冰雪文化传承,北京的雪里,还藏着更多的美好时刻——
对于求学北京的四海青年,雪的记忆,是校园飞雪的浪漫青春,也是操场上的一座座奇葩雪人。
清华校园雪景。
摄影/于海童
在吃货们眼里,一下雪,羊咩咩们就变成了滚烫的羊汤、浓香的羊蝎子与滋滋作响的炙子烤肉……
最值得神往的北京冬日生活,莫过于吃一顿热气腾腾的铜锅涮肉。一筷入口,羊肉之鲜美、麻酱之醇厚、韭菜花与腐乳之咸香汇聚一堂,不由使人想饮杯美酒,浅吟一曲——
“One night in 北京,我留下许多情”
下雪天,最适合涮肉!
摄影:Louie的小食光
文 | 后果、飞天逸面
图片编辑 | =G
文章首图 | 杨东
封图 | 杨东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标题:《下一次顶三年,这场北京暴雪,到底有多“稀罕”?》
[超站]友情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 1 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巴西利亚 7921112
- 2 制片人晒王宝强转账记录 7999634
- 3 黑神话获金摇杆年度游戏奖 7878661
- 4 建设网络强国 更好造福人民 7753385
- 5 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发逮捕令 7652130
- 6 普京证实对乌发射新型中程导弹 7554678
- 7 一片好心没盖住于东来的爹味 7454926
- 8 房贷利率下调月供反而多了 7358312
- 9 女性一生约使用1.5万片卫生巾 7211057
- 10 “两新”政策支撑经济回升向好 715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