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你喜欢的标签
我们会为你匹配适合你的网址导航

    确认 跳过

    跳过将删除所有初始化信息

    您的位置:0XUCN > 资讯 > 安全
    新闻分类

    APP过度收集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安全 PRO 作者:杨凯淳 2021-03-10 21:36

    极目新闻3月10日讯(记者赵德龙)从怀疑被手机“偷听”、大数据杀熟和不胜其烦的垃圾电话短信骚扰,不少人有被网络“窥视”和隐私泄露的愤怒和焦虑。

    2021年以来,江苏南京、浙江温州等多地警方提醒市民,不要裸聊。裸聊敲诈案件频发,是因受害人下载了敲诈团伙发来的APP应用,导致用户个人信息被安装的APP“窃取”。

    为何手机应用热衷采集用户信息?有关专家认为,部分互联网产品乐此不疲收集个人信息,成为巨大利益驱动。

    3月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对媒体表示,APP运营商在提供某APP下载服务时,依法不得收集与该应用软件无关的个人信息,否则便构成违法。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道英认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不久的将来即将颁布和实施,这一法律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网络领域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有APP窃取个人信息

    “旧手机存了六七百条未读短信。”杭州市民鲁女士说,很多手机APP登录都要填手机号。

    鲁女士称,部分购物、求职类APP,注册之后经常发送短信,短信内容知道她本人姓名,可她按发送短信号码回拨电话,却提示对方空号。

    武汉市民刘女士“坚信”手机在偷听自己说话。3月7日晚,她和老公商量给猫咪买“化毛膏”,第二天早晨醒来各购物平台都在推销该产品。“类似情况不止一次出现过。”刘女士说。

    2021年以来,江苏南京、浙江温州等多地警方提醒市民,不要裸聊。据媒体报道,绍兴一居民网上裸聊被骗,小区挂横幅预警。

    浙江温州龙湾警方透露,今年一月温州警方就接到因视频裸聊被敲诈案件34起,涉案金额达40余万元。

    裸聊敲诈案件频发,是因受害人下载了敲诈团伙发来的不明APP应用,该应用窃取受害人通讯录,以将“裸聊”照片视频发送给通讯录相关亲属朋友为要挟,敲诈受害人。

    另据裁判文书网消息,浙江绍兴越城区人民法院判决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

    上海某网络公司无相关贷款资质,先后研发出两款APP产品“借来花”、“掌上花”,并投入资金通过网络推广宣称可以贷款。

    该公司利用被害人急需借钱的心理,引诱被害人在该两款APP软件填写个人信息注册,从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转卖牟利。

    大数据信息库就是“金库”

    今年2月底,武汉的刘先生在网上下载一贷款APP,注册之后一周,几乎每天接到其他贷款平台电话,询问他是否有贷款需求。

    但刘先生不解的是,对方如何知道自己电话号码的?电话里,刘先生询问后,对方挂断了电话。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互联网产品乐此不疲收集个人信息,有巨大的利益驱动。

    王赤坤认为,产品设计者和开发者根据用户数据,能更准确制定产品功能和确保客户体验,有利于产品升级迭代;推广部门可以根据用户数据,实现精准推广、拉新、引流以及投放广告;互联网公司还可以根据用户数据,为其他公司产品做精准匹配,精准推广或投放广告,收取广告费。

    “一个个由个人信息组建的庞大数据信息,犹如金矿,互联网企业可以随时自用或他用。”王赤坤说。

    关于手机APP是否“偷听”的问题,民间互联网安全团队“网络尖刀”创始人曲子龙认为,从技术上来说,只要APP获取了麦克风权限后,可以用来进行后台监听。“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哪家企业这样做。”他说。

    部分APP用完,删除前最好注销账号

    刘女士感觉,一块黑色手机屏幕背后,似乎藏着一双眼睛,时刻凝视着她。

    对于手机“如此了解自己”,刘女士并不对此感到高兴。“总有种被人算计的感觉。”她说。

    曲子龙认为,从保护隐私而言,用户尽可能少地在第三方平台提供自己的隐私信息;如果某些APP只是临时使用,建议用完后删除APP之前,先注销账号;尽量从大一点的应用市场来安装APP,不要安装第三方不明来源的APP;对于长期使用的APP,要有好的密码习惯,定期对常用APP的密码进行更改,尽量不要在公共网络使用不明来源的wifi。

    浙江融哲律师事务所王雯律师表示,公民日常除了自身注意防止信息泄露外,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王雯说,《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专门的法律依据,属于特别法,与其他部门法协同适用。

    APP运营商过度采集信息构成违法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道英认为,网络数据处理者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一方面可能侵犯用户的个人信息权益,另一方面由于储存、转让等环节可能存在安全管理上的风险和漏洞,还可能带来对用户的进一步危害,甚至是被用于违法犯罪行为。

    “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疏漏与网络黑灰产之间的密切关联,现在已经受到了司法部门和法学界的高度重视。”陈道英说,尽管《网络安全法》对于个人信息的处理已经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其条款规定比较抽象,在实践中要转换为具体的数据处理规则,存在一定困难。

    《个保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在不久的将来即将颁布和实施。而这一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将为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将为数据处理者提供更为具体的规范指引,明确其合规义务,从而有利于促进数据的合法流通与使用。同时,《个保法》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并称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三驾马车。这一法律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网络领域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0XU.CN

    [超站]友情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图库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