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驰软件创始人令永卓:ToB程序员创业记
陆:
陆薇博士是昆仑数据创始人&CEO、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主任,是本次线上沙龙的主持人。
今天非常感谢参加活动各位校友,我们每个月一次的清华校友工业数字化线上活动的沙龙分享环节,今天特别荣幸请到了令永卓令师兄来做这个分享。
令师兄是利驰软件的创始人,他一直在国产工业软件领域创业,做电气CAD软件。在这个领域耕耘了很多年。我特别佩服令师兄的是什么呢?就是他前几年的华丽转身。因为大家传统印象中都觉得CAD软件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领域,好像跟数字化和智能化关系也不是很接近。但我觉得令师兄非常厉害的是,前几年他在自己产品第一曲线的基础上,长出了漂亮的第二曲线。具体来说,就是在传统的电气CAD的广大用户基础上,现在又打造了一个新的产品——利驰电小二。不仅仅是给客户提供设计工具,并且在设计完成后,进一步满足用户元件采购选型的需求,它其实是从CAD软件拉出了一个产业互联网新业务。
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一个事情,所以今天特别请到这个令师兄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他说自己是个老程序员。可能原来确实开发CAD软件的时候是个老程序员,但我觉得他现在已经可以算是一个产业互联网玩家了。对于现在怎么运营用户,怎么利用数据和智能化的技术更好的来服务用户,他其实有蛮多心得,所以我们,包括我个人都非常期待今天令师兄的分享。下面我们就把时间交给令师兄,请他来给我们分享一下他的整个创业历程。
令:
好 ,谢谢陆薇博士!陆博士还在出差的路上,在机场给我们主持这个论坛。陆博士的状态确实也契合了我今天的演讲主题。
2B创业是一条非常难的路。工业软件和工业大数据领域尤其艰难。但是呢,工业软件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大热门的赛道。一个原因是由于前几年华为被美国断供;另一个原因是最近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人们发现遇到一个坎儿,就是工业软件的发展水平没跟上。所以工业软件这两年可以说是越来越热。
但是这个赛道以前冷的太久了,现在突然热起来之后呢,不管投资人也罢,新加入的创业者也罢,还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老创业者也罢,都面临着很多很多的问题。作为一个工业软件的老程序员,今天我想讲讲我创业的故事和创业的感悟,以及工业软件面临的一些新机会。
不管在哪个领域创业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创业可以说是逆人性的。在工业软件领域创业,那就更不容易。工业软件是一个很苦很累很难的行业。但是工业软件在中国,又非常不值钱。大家不认可你的价值,特别是中国用户。中国用户认为软件嘛,我用盗版的就行了,不就画画图。软件有什么成本,你那一张光盘能值多少钱?现在连光盘都没有了。
这个领域,不但逆人性,从一个优秀的工程师转变成一个管理者,这本身就是很难的事情。同时,你还要成为一个布道者,让用户认识到软件或数字化的价值。老令这几年的转型,不但是从CAD转型到产业互联网。更主要的是老令自己完成了一个转型——从程序员到创业者,到布道者。你要讲清楚工业软件的价值,对客户的价值,对客户的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这是我前面三年时间用两百场布道悟出来的一个道理。如果没有两百场布道,程序员老令就没办法转型成一个产业互联网玩家,可能今天就已经没有利驰了。工业软件企业的转型,创业者老令的转型,是非常难的事。
“想法”—从CAD到电气大脑
我们先讲第一件事,就是那老令的“想法”是什么,你怎么从CAD软件转型到电气大脑?你怎么从一个工具开发者,转到一个产业互联网的玩家?
我们来看一下CAD技术的演变历史。在我上大学的那个年代。我们学的还是手工机械绘图,在清华学堂赵敏老师是我的绘图课老师。那时候还没有CAD, CAD还是教科书里的一个名词。在我参加工作之后,由于PC机上开始支持画图了,所以CAD技术开始慢慢地流行了起来。这时候甩图板成为各行各业的一个大趋势,涌现出很多创业者。
但是CAD不是数字化设计,不是数字化技术。
CAD是什么呢?只是把原来在绘图板上那张图纸搬到计算机屏幕上。所以CAD其实跟数字化是没关系的。后来,进入了第三个阶段——CAE。CAE是什么呢?就是说不但画了图,把这件产品设计出来之后,还能对它进行仿真。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能进行工艺的仿真,加工的仿真。那复杂一点呢,还能进行力学的仿真,包括动力学和静力学的仿真,还有热的仿真,电磁的仿真,弹性塑性的仿真等等。
到仿真阶段工业软件企业就开始拉开差距。三维技术,物理的、力学的技术等,就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再是甩图板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到前几年,随着工业4.0的出现,又出现数字孪生,每一个物理空间里的物体都在数字空间建一个,就像双胞胎一样。
数字孪生体可以把物理空间的运行状态都记录下来,高级一点的话就在数字空间里可以先让物体运行一段时间,物理的设备还没运行,我让它在数字空间运行上二十年,看看会发生什么。这当然是很高级的技术,不单是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可以实时映射,更重要的是数字空间可以去指导物理空间的工作。当然,这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要走到这一步还离得很远。
那什么是数字大脑?就是把很多很多的人,很多很多设备连起来之后,由单台的设备,单个人的智慧组合起来,形成了群体智能。拿地图来举例就非常简单,以前我们不知道路上哪里堵车,现在大家都装了百度地图或高德地图,这个地图就是个交通运输的大脑,用户马上就知道哪儿堵车,哪儿不堵车,从哪儿到哪儿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但是工业领域的业务要比交通复杂得多。CAD技术的转变背后是计算机技术的转变,开始的时候,老令在清华读大学时候计算机还主要用于计算,我第一份工作在西高所做的也是机构计算和灭弧计算。计算机后面可以处理图形了,能做二维和三维图形,这时CAD技术就开始出现了,仿真技术也开始出现了。再到后来,设计和计算不是工程师在一台电脑上做,大家共享一个通用数据库,把数据放在云端,很多个工程师共用一个数据库,甚至可能全球的工程师可以用一个数据库。那数据和算法在云端,经过很多计算的结果又回到云端。用户的行为数据也放在云端,这件事情就变得很有意思。它不是计算也不是造型,那么从云端取数据同时数据又返回去,这些数据加上用户行为的数据,这就构成了一个网络化的社会。由于互联网4G/5G的存在使这件事变得完全不一样,于是计算也不是原来那个计算,设计也不是原来那个设计了。这下把企业连接起来,把人也连接起来,用一些连接型的技术,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去进行打标签分析,进行实时的交互。
这种场景在消费领域已经出现了,人们看报纸的方式就改变了,看电视的方式,玩游戏的方式,聊天的方式,聚会的方式,现在开会的方式也改变了。把工业的数据,工业的人连接起来,也会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场景。连接起来后积累的数据也在一起,算法也在一起,一个智能的时代就出现了。老令干了27年工业软件,其实不是只干CAD一件事。我们从CAD开始,发布了电小二、图晓晓和电气大脑。工业软件在电气行业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到现在这个演变其实也是刚刚开始。
技术范式的变化一定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这被人类历史一直证明了。同时也就会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很多人不喜欢弯道超车这个词。但弯道超车在人类历史上,在工业史上,科技史上,一直出现。如果没有弯道超车,就不会有微软,就不会有苹果,就不会有特斯拉,就不会有华为,也不会有小米,甚至不会有中国现在的零售业和家居行业的崛起。所以技术范式的变化必然会带来颠覆性创新,带来整个生产方式的重新组合,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所以在电气行业,我认为也存在这样一个机会,工业软件会带来中国在电气领域弯道超车的机会。
我的创业路线一直是围绕着CAD,开始是最简单的甩图板。现在我们开始做数字化设计。我刚才说了数字化设计和CAD完全不一样。CAD是取代了手工画图,用一个电子的屏幕替代了原来的那张纸,而数字化设计是建立在数据的标准化基础上的,数据是可以管理的,是可以协同的。那在数字化设计之后,是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就是把工程师连起来,工程设计不是个人劳动,而是集体的协同,集体的创作。工程师用设计模板配置一下很快就生成新的设计。举个例子,你不会做PPT,但现在PPT里面的很多模板你拿过来改一改,你就可以做个不错的PPT。像我这张图就是用PPT模版改的。在电气领域也会走到这一步,有了模板,设计这个产业会分化,原来设计院的设计师可能在设计院设计电气项目,也可能在盘厂做制造业的产品工艺设计。以后可能不是这样了,设计这个产业有可能分化出来,变成外包和众包方式,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网络上的设计数据越来越多,设计的行为越来越多,设计的模板越来越多,数据积累的越来越多,机器在后面学习数据,它就有可能从人类基于模板的设计,基于参数的设计,变成了机器的AI设计。机器其实不会设计,学习的数据多了,它就会了。就像阿尔法狗其实不会下棋,它学的棋谱多了就会下棋了,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我觉得特别在电气行业的配电领域,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因为配电设备标准化程度是相当高的,是有规律的。
AI设计在海报创意设计应用已经实现了。家居设计领域,酷家乐和三维家都在做探索,中国已经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现在我们也有一个校友品览的李一帆,在做建筑方面的AI施工设计。在AI设计这一部分,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的工程设计有可能会走在全世界的前面,不管是家居设计、建筑设计,还是电气设计,我觉得一定会走在前面。以后机械系统也可以走到这一步的。
以上就是我“从CAD到电气大脑”的想法,这是中国工业软件超越国外的一个机会。原来工业电气领域做CAD软件,我们是跟随者,跟在老外屁股后面跑。在工业数据时代,把数据放在云端给工程师们用,我们开始追赶,我们开始发力!我们做数据枢纽。把企业连接起来,大家非常方便的共享数据。在工业智能时代,给电气行业做一个大脑,给建筑行业做一个大脑,给家居行业做一个大脑,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人一定是全新的创新者,我们把这些人工智能的技术和我们的5G结合起来,和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和工程师群体结合起来,跟我们产业发展的速度结合起来,每一个行业都会出现世界级的玩家,每一个行业都会有一个阿尔法狗。
“干法”—玩转数据,打造产业枢纽
说到电气大脑,它到底长什么样?目前我也描述不清楚。那我们想想,人的大脑是什么样的?我们画了这张从草履虫到人类的大脑进化图,可以看到大脑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是大脑重量占体重的比例越来越大,大脑消耗的能量也是越来越多;另外一个特点大脑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大脑要采集信号,要记忆信息,要对这些记忆的事情之间能够建立关联,要对它进行抽象,然后还能产生推理,还有语言功能,最后到决策指挥功能。进化越高级的大脑,它的功能就越强。关联的能力、抽象的能力、推理的能力越全面,决策就越来越聪明。越低极的动物,它可能采集的信号就越少,它的记忆越短,有的记忆才几秒钟。
利驰的电气大脑也是不断进化的,那具体怎么做呢?要从数据入手。
原来利驰开发CAD是玩工具,以后要玩数据,一定要打通数据。打通数据靠什么?靠数据枢纽。整个数字革命在加速电气行业的变革速度,电气产业各个岗位产生的数据会越来越多,不同的企业之间,不同的个人之间数据交互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个趋势不可逆转,越来越多的数据交互会转移到网上去,数据枢纽的历史机会就出现了。电气行业本来体量庞大,现在又和新能源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几万亿大行业,一定会出现营收百亿级的数据平台,这是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机会。广联达是在建筑行业做这样一个平台,利驰就在电气行业做一个产业互联网的平台。用一个数据平台把电气产业各个参与方——元器件产业、设备产业、工程产业——最后和业主方都连接在一起。
那这个电气大脑具体是什么呢?
我们看看人类的大脑,它跟人类大脑其实很像,人类大脑的左脑是语言脑,这个电气大脑的左脑就是算法脑;人类的右脑是空间脑,是处理模型、图片和空间信息的。我们电气大脑的工作也是基于模型的——元器件的模型、设备的模型、项目的模型、颗粒度更细一点还有线束和母排。把这些三维的数据——数字样机——存进去,接下来分析样机之间关联是什么。一个配电的样机是用什么方式供电的,一个控制的样机是用什么方式控制的,价格组成是什么,生产落地的工艺是什么,这些就是算法。用算法把这些模型串起来,是左脑和右脑的工作原理。
电气大脑最主要的两个功能是存储模型加算法,那模型算法指挥什么?我们再来看看人类的大脑,很有意思,人类的左脑指挥右手,右脑指挥左手。如果用人体比喻整个电气产业的话,电气大脑指挥的是什么?我在这张PPT中也画了左右手,左手就是工程和制造,例如工程师画图,做预算,做造价等等。这个制造是干嘛的?把设备造出来呀,造出变压器、配电柜造出来、控制柜造出来等等。右手是什么?是指设备造出来后在现场安装,然后投入使用。我用这样一个人体形象来画出产业的未来,电气产业需要这样的大脑。目前这个大脑是由各个人的人脑构成的,记忆存储都在分散处理,将来它一定会集中化。把信号都采集起来,把这些分散的知识连起来,就是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就是我们要做的电气大脑。
那中枢神经系统是什么?
就是我们的D-Hub,先把电气行业各个岗位——做报价的,做设计的,做采购的,做生产的,做安装的,一直到现场运维都需要岗位工具。D-Hub的工具集就像大脑里面的神经元,也是最基本的单元。人的大脑有一千亿个神经元,一千亿比我们的全世界人口还多几十倍。那电气行业呢?也就是一两千万人。要把这一两千万人连接起来,相比人类大脑复杂程度,还是要低的多。把这些数据都采集起来,让这些数据的岗位之间产生联系。这些岗位构成了一个个的企业,利驰主要服务的设备制造企业是什么?就是大脑里面的柱状体。柱状体构成了大脑皮层,人的大脑就是这样三层构成的。大脑皮层就是我们要建的整个行业的数据大脑。现在这个大脑皮层还不够发达,利驰会把这个电气大脑建设的越来越发达,就像人类大脑的进化一样。
电气大脑最核心的是最基本的数据建模,没有结构化的数据,就没有标准化的数据,形成不了电气大脑。杂乱无章的数据都是垃圾,没有用的。这也是知识的抽象过程,首先把它抽象为模型,模型就是元器件、设备和系统。元器件里面的不光是商务数据。它的电气逻辑数据,生产安装数据都要进行抽象并存起来。接下来元器件形成工程设备,设备的BOM、接线表、端子表、布局设计也要抽象并存储。设备又组成系统,有配电系统或者控制系统。那么系统中设备和设备之间又怎么连接,怎么布局,逻辑关系是什么,要控制什么……把这些内容都进行数据建模,这是工作量最大的一部分。利驰在这方面投了很多很多钱和很多很多精力。要建这样的一个电气大脑,首先就是要把这些数据分析清楚。没有这些数据,没有人去做这件事情,电气大脑永远建不成。做三维数据投资非常大,工作量也非常大,必须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才能干成这件事。做一些商务数据和报价数据很简单,这个数据库能支持报价工作、能支持二维设计,这样的数据库比较简单,但这个数据库如果要支持三维的造型,工作量是几何指数的上升。
利驰一直坚定地砸钱做这件事,给电气行业建设电气大脑最基本的三维数据库。有了这个元器件的三维数据,数字样机就可以实现,有了这个标准化的数据,元器件互相组成什么原理的控制,再去构成工程设备。这个设备的功能是什么,它的一次系统图二次系统图和BOM是什么;设备里面的每一个母排尺寸是什么;每一根导线的规格和长度是多少,它连接谁,颜色是什么,导线两端怎么剥皮,压什么端子……这些数据都要有。不光给工程师看,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是机器能读得懂,给线束机数据就可以把线束做出来,给母排机数据就可以把母排做出来。将来这个布线数据,可能输出给一个AR眼镜,工人戴上AR眼镜就能看这线接的对不对。这是我举的一个数据可视化的例子。那这样的话对数据就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能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统一管理起来,统一的数据库才能做到自动协同,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电气大脑。
关于数据等级,分为五个等级。如果你是在零级,你就没文档,可能连草履虫阶段的智能都不具备。即使有书面文档也还不够,需要工具支持。但是文档独立也不行,要形成工具链,形成统一的数据放在一起,才能自动协同。这就像大脑的进化一样,才能过渡到生命的高级阶段,而你也才能进化到产业的高级阶段。
电气大脑还有一个好处——让企业拥有数据资产。原来企业的数据都在个人的脑子里和个人的电脑里。我们把企业连接起来之后,有了电气大脑里的数据库,企业从里面拿到的数据是标准的,工程师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成为标准,数据就可控了,变成了企业的资产。这个事情对行业很有价值,企业马上就能看到的价值。老板就能看到他数据资产的增长,所以老板也是支持的。
那有了这个数据标准化之后,这个产业的演变就不一样了,我们叫数字化转型四部曲。数据量大了,怎么支持产业数字化转型?首先把产品原来的物理空间的制造围绕着纸质二维图档的制造,变成了围绕着三维模型的一个大协作。首先是元器件建模,之后在这些控制柜、配电柜没做之前就可以进行虚拟仿真,数字样机就出来了。有了这个仿真的数据,直接输出到加工设备,把线束母排壳体都做出来,进行协同制造,组装成设备到现场去安装,就把原来工业中很难做的小批量串行制造的产品,变成基于一个模型库的一个柔性定制。
柔性定制电气行业正在实现,但是我们国家在家居行业已经实现了。家居行业要简单一些,数字建模,虚拟仿真,协同制造的全屋定制已经实现。中国其实在家居行业的数字化创新是在全世界领先的。全屋定制就是柔性定制,把原来的家居行业完全改变了。原来是在红星美凯龙去买成品家具,或者是在宜家买成品零件来DIY。现在的家居是这些做全屋定制的公司设计师上门给你量房,基本上你家的户型图他们都有。AI设计完之后,设计师调整一下,自动出报价单。你交了定金之后,你家的家具才开始协同制造。然后通过网络去自动分单。游戏规则完全变了。我几年前就说过,家居行业的数字化革命会革两家企业的命——第一家是红星美凯龙,第二家是宜家。前几年大家感觉不深刻,这几年已经看到。家居行业数字化转型就是通过数字建模,虚拟仿真,协同制造,柔性定制,把中国传统落后的家居行业一下子超越为全世界领先水平,把原来的大玩家一个个都干掉。我想这样的事情也会在别的行业发生。
好,前面都讲的理念,看看一些具体的产品演示。也给我们的产品做个广告。利驰的电小二是一个云端的产品数据库。我们把正泰、德力西、ABB、施耐德、西门子、菲尼克斯的三维模型和价格都放云端,可以很方便给人查询。我们第二个产品叫智能识图,以前做报价的时候都是报价员对着图纸去数里面的元件,非常费力。我们现在编了个算法,一下就输出CAD图纸里有多少个箱子多少个元器件,而且识别之后,还进行纠错处理,一键就从数据库里把价自动格匹配出来报价。这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接下来是二维和三维的电气设计、这些元器件机械装配布置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线束的仿真和制造。
再说一下电气大脑,我们的电小二每个月有二十多万人在这里选型,每个人的选型数据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了集体的智能,变成了机器的智能。现在电气大脑就知道哪个地区哪个品牌选的多,哪个地区都建哪些项目。这些数据以前是很难收集的,而现在线上一查马上就有。很多工程师可能同时在选型、扒图、设计、报价。我们利驰有很多很多的方案供工程师调用,利驰对这些施工设计过程中调用数据都会进行记录,就像你开着百度导航的时候,自然的这个路况就会上传。以前工程设计是个人的,有了这些数据之后,个人的智能就会变成一种机器智能。就是现在的数据大脑,最厉害的是把个人的智能用算法变成一个集体的智能。电气大脑现在已经能看到各个地方的选型情况和各个厂家市场能力的排名。后面在报价领域,在配电箱设计领域等一个个领域,电气大脑一定会超越个人的大脑,AI报价和AI设计一定会越来越厉害。
“活法”—独门秘籍分享
关于产品和技术,我就介绍到这儿。最后因为今天可能来交流的创业者也很多,那怎么在工业软件这个漫长苦逼的赛道上杀出一条血路来?怎么把握弯道超车的机会?我有一些想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谈四项个人修炼和五项集体修炼。
个人修炼
第一条是享受被虐。我在清华和西交大两个学校都拿到学位,作为这两个学校毕业的学生,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在考场上都是我们去虐别人,后来工作中当了工程师后,我们不光虐别人,我们还敢虐领导。但是你创业之后,你就成了那个被虐的人,你要想虐别人,就别创业了。你一定会被你的客户虐,一定会被你的员工虐,一定会被投资人虐。这时候你一定要改变。以前你更多的是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现在你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多看看别人。一定要换一个心态。如果这个转变完成不了,我劝你不要尝试创业,你的创业也一定会失败的一塌糊涂。
第二个我觉得你还要做你自己。你没办法变成投资人希望的那样,你也没办法变成马云,你也没办法变成王兴,你只能做你自己。但你一定要做对一件事,就是坚定的为客户创造价值。你一定要多和你的客户在一起,你一定要了解你的客户,一定要关注你的客户。你会不会喝酒、会不会和客户搞关系都不重要,我说的是在工业软件领域创业,在别的领域可能不是这样。你一定要用你的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一定要把这个价值点找到,能找到这个点,你就一定能活下去,能找到你的位置。
第三,关键时刻要打出好球。这一点特别特别重要,利驰在第一轮融资之后去做电子商务,其实走歪了。后来菲尼克斯顾党和王总成投了我们第二轮,我也知道这是我最后的机会。我们研发出了D-Hub,但是增长非常慢,用户不了解我们的价值。这时候顾党和总成就说,老令你去布道,你布一百场道这事肯定能成。我就去坚持布道,开始的时候,其实我也讲不清楚。我去了就把客户训一顿,然后不欢而散。我也不知道客户的痛点,其实我还是陷入在自大的程序员文化中。但是大概三四场布道之后我就逐步找到感觉。我后来做了两百场布道,这两百场布道对现在D-Hub能够发展一千多家客户非常非常重要,让利驰和客户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时候我就要屏蔽噪音,一定要全力以赴。每个创业者可能都会遇到那种生死攸关的时候,这个决定在于你自己。这时候也不要做完美主义者,避免昂贵的损失。比如说老令不会布道呀,老令是个程序员啊,老令不爱见人呀,我的PPT还不完善呀,我是不是改好了再去啊,我们的产品也不完善,改好了再去推……这些都是托词。不能做完美主义者。创业的这件事情真的不可能有完美,产品从一个原型走到PMF(Product Market Fit)是一个过程。你不去见客户,哪有第一批客户跟你一起共创?你永远走不出来的。
第四个说一下如何找钱。对大多数年轻的校友来说,对我们清华和交大的校友来说,找钱还是比较容易的。种子期甚至A轮的都是比较好找的。但是找到钱之后,你也不要太自大。我现在听到很多人说的最多的就是“平台”这个词,大家都想做一个平台。其实老令也是吃过这个亏的,2012年第一轮融到一千八百万的时候,就认为自己能做个平台。所以现在我一直给大家说,包括跟我的投资人也这样说——我们要先过PMF关。做一个产品一定要先过这一关,不要想轻易就会形成一个平台,大家都用了就成一个平台,或者是拿钱就能堆个平台,没那么简单的事。我觉得在工业领域里好像不存在这样的事。PMF其实很简单,你的产品最少要有一百家企业客户,一年有一千万的收入。不管做什么产品,把这个作为第一个目标,可能需要五个人,十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一定是能做出来的。用心在一个点上做,你能打磨出来的,不要梦想太大。另外也要不断地和投资人保持沟通,并不是说你的目的马上都是要融钱。他们对产业的观察能让你先融到智慧。而且每一次被拒绝都会让你成长。很多同学可能是一直被宠着,被表扬长大的。你现在创业的时候,其实需要的是被拒绝,被人骂,这样你才能进步。
集体修炼。
个人修炼说了四点,集体修炼是指你要带领一个团队,大家一起修炼。
利驰的价值观第一条是用户中心,一定要去追求用户体验。企业要用体系来支撑用户体验,不是只要灵感。我们要学华为要“脑袋对着客户,屁股对着领导”。一个公司如果大家都是围着领导转,一定产生不出好的产品。特别一个创新的公司,那离死就不远了。
第二是利而不争。我们要做行业数据,这件事情并不是你想清楚一定有利的时候才去做,你都想清楚了就晚了。因为它是非常基础的东西,对行业非常重要。想不清楚也要做,先去做。当然你要在做事情的时候,你一定要设定边界,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第三是驰而不息。我们27年的创业,包括我们现在的员工,我们员工中十年以上的人很多。坚持长期主义很难,但这个事情是正确的,我们就要坚持做下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第四是科技创造价值。我想现在是我们科技创业者的最好时光。很多科技创业的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别华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是技术信仰者,相信技术能改变世界。同时呢,我们也要相信现在的技术不是一个人能实现的,都要一群工程师去协作才能做出来。同时我们也要警惕所谓的自大的工程师文化,技术是创造价值的工具,不是炫耀的资本。很多时候工程师拿着技术在炫耀,他不去解决客户的问题,老是陷入良好的自我感觉中。很多科技公司有这样的毛病,老令原来也有这样的毛病。用任正飞的话来说就是“不要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你拿个金锄头有什么用?锄头是用来种地的。
第五就是奋斗改变人生。这是利驰的基因。利驰都是一帮苦孩子组成,老令本身也是一个农村出生的苦孩子。利驰里面有很多我这样的。其实华为也是这样的。这些人不去奋斗可能大学也考不上。如果你不去奋斗,不去努力,你的人生肯定非常底层。但是你去改变、去奋斗、去坚持,坚持集体奋斗,一定能闯出一条路。我们TEEC(清华企业家协会)和JEC(交大企业家协会)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榜样。还有现在社会上,特别是科创板开了之后,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在科技领域创业的最好的时候。奋斗一定能够改变行业,也能改变你的人生!
[超站]友情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巴西利亚 7921452
- 2 王宝强方回应涉嫌欺诈:无愧于心 7969981
- 3 王楚钦把对手拍子打掉了 7893004
- 4 建设网络强国 更好造福人民 7780612
- 5 湖南发现超40条金矿脉 7636110
- 6 王楚钦3-1淘汰德国名将晋级八强 7548136
- 7 黄执中在奇葩说都没有这么激动过 7462935
- 8 房贷利率下调月供反而多了 7317391
- 9 烧饼任德云社副总 7272008
- 10 “两新”政策支撑经济回升向好 716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