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26岁任大学副教授
1995年生于陕西西安
15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
24岁博士毕业
26岁成为中山大学副教授
如今28岁的陈逸伦
正带着多名与自己同龄
甚至年长的研究生
围绕“台风”开展研究
陈逸伦给学生上课
目前,陈逸伦已经以第一作者
或通讯作者身份
在知名期刊上发文20余篇
还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广东气象科技杰出青年奖等荣誉
因太年轻
他被怀疑能否带好学生
“如果你在某一领域特别有想法
(例如气象元宇宙)
我也可以跟着你做!”
陈逸伦个人主页上的招生语
尽显95后导师的开放活泼
“台风圈”是陈逸伦做博士后时的导师
中山大学教授黎伟标建的微信群
陈逸伦当导师后
建立了自己团队的微信群
“台风圈分舵”,任“分舵主”
在这支由9名90后、95后
组成的“分舵”里
陈逸伦和学生像朋友一样
每周组会,陈逸伦总会请客吃饭
有时还会被学生们拉去唱歌
他们的微信群除了学术探讨
还有生活杂谈
陈逸伦和学生一起去唱歌
其实,陈逸伦最初招生并不顺利
2022年4月
虽然他获批副教授、硕导资格
但当年的考研复试早已结束
没赶上面试的陈逸伦
从调剂生里
“捞”到了自己的第一名研究生
这名学生没有大气科学背景
为了赶上进度
陈逸伦经常在半夜十一二点
认真解答对方发来的问题
经过一年半的手把手教学
这名学生在去年年底
参加了全国大气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代表小组汇报成果
对此,陈逸伦显得很“淡定”
“学生自己很努力,所以进步非常大”
陈逸伦在学术会议中作报告
第二年招生时
陈逸伦的工作顺利了很多
还可以跟其他导师联合带博士
他坦言,曾因年龄小
被质疑能否带好学生
陈逸伦说,他不看学生的第一学历
思维和能力最重要
“我会很明确告诉学生
第一,保证手把手带
第二,不拿学生一作
第三,杂活不让学生干”
有博士生这样评价陈逸伦
“科研上,他很严谨、责任心很强
也很尊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
在生活上,陈老师很随和
和他怎么‘玩’都行”
2023年底陈逸伦和学生们聚餐
被“大气”拉出低谷
陈逸伦的学习生涯
并不是外人想象的一帆风顺
1995年,生于陕西西安
15岁时,他考上中科大少年班
但开学时的英语分班考试
陈逸伦成绩排名靠后
后来在期末考试时
甚至有两门课重修
巨大的落差感包围了他
陈逸伦的母亲曾做过测绘
父亲是通信领域的科研人员
这使他从小就爱仰望天空
长大后更是爱琢磨
如何让“天地空”相连
第二年选择专业方向时
陈逸伦挑了相对冷门的
地球和空间科学大方向
并在第三年钻进更“冷”的大气科学中
2004年,9岁的陈逸伦
参观首飞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中科大的傅云飞教授
是陈逸伦走进大气科学的领路人
他早早发现了陈逸伦的编程天赋
研一时,傅云飞交给了陈逸伦
一个颇具难度的任务
用编程的方法
从海量卫星资料中识别出“雨团”
没想到仅过3天
陈逸伦就编完了程序
基于此,他们提出了
几何形态与物理特性相结合的
卫星遥感雨团识别技术
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此后还发表了不少重要文章
获得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一度在网游里找存在感的陈逸伦
被“大气”拉出了低谷
陈逸伦在给学生上公选课
《空中浩劫:气象危机》
“用中国自己的卫星
做自己的事”
中科大博士毕业后
陈逸伦进入中山大学做博士后
出站后,陈逸伦留校开展工作
一方面
在考虑各类型云和降水的整体特征基础上
设计系列卫星遥感反演算法
另一方面,持续探索
云降水精细化特征和物理过程
以解决天气预报“报不准”的问题
陈逸伦设计的算法
依托风云四号光谱仪器
最终实现了
静止卫星表征云降水精细化垂直结构
此外,他带领团队研究出
多源卫星弹性融合反演系统
持续服务于气象部门和科研院所
今年,是陈逸伦成为导师的第3年
教学任务繁重
科研成果数量增长也放缓了一些
不过陈逸伦并不焦虑
“作为老师,教学肯定是最重要的
看到学生进步,是最有价值感的”
展望未来
他说自己心里一直有个声音
“用中国自己的卫星做自己的事!”
原标题:《26岁副教授!这个帅哥是西安人》
[超站]友情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大国来信 友谊之桥 7941356
- 2 网传董明珠被停职审查 格力回应 7916862
- 3 李小冉哭着跟刘晓庆道歉 7891057
- 4 春运高铁上空的守护者 7760821
- 5 癌症康复后 刘谦将第7次登春晚 7610294
- 6 女子被1斤重螃蟹夹手求助119 7543562
- 7 女子假扮机器人回家被大妈围观 7433348
- 8 宁夏银川地震 7313813
- 9 郭德纲认证郭麒麟为德云社继承人 7261195
- 10 女子离婚要求分割女儿5万压岁钱 717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