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二月二真有龙抬头
今天二月二真有“龙抬头”,
晚上抬头可寻“天宇龙”。
农历二月初二
这一天也被称为“龙抬头”,
在民间,人们还有理发的习俗。
3月11日,龙角星将从东方地平线缓缓升起,仿佛“龙抬头”一般。晚上不妨抬头仰望一下星空,欣赏难得一见的“天象大戏”。
这个时间点,别错过!
晚抬头可寻“天宇龙”
龙的意象在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天文学里,也留下了“龙”的形象,二月初二正好可以寻一寻。
古人观察发现,农历二月二,天黑下来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来,犹如“龙抬头”,接着“龙身”也会缓缓升起,仿佛一条“巨龙”在春天从东方腾空而起。
不过,据天文学家介绍,由于岁差的缘故,如今人们在农历二月二看见“龙抬头”的时间得在21时左右。若要想和古人一样在天刚黑时就看见“龙抬头”,得等到清明期间才行。感兴趣的你可在适当的时间抬头寻找“天宇龙”的身影。
今年的“龙抬头”很特别
据西安发布3月11日消息:12年一遇的“龙抬头”,有啥不一样?
“龙抬头”不只是一个日期,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今年是甲辰龙年,龙年里的“龙抬头”,可是12年一遇。
图源:西安发布029摄影公社@盈
“龙抬头”中的“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今年恰巧是甲辰龙年,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甲属木,而木在五行学说中代表的颜色是青色,今年也被称作“青龙年”。这一称呼不仅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还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和憧憬,而龙年的“龙抬头”,每隔12年一遇。甲辰“青龙年”的“龙抬头”,更是每隔60年才能出现。
此外,今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恰好是“数九寒冬”的最后一天,“九九尾”和“龙抬头”正好碰到了一起,阳气生发,春意渐浓,万物复苏,大地处处焕发生机。
“二月二 龙抬头”
这条“龙”从何而来?
在我国,自古以来“二月二 龙抬头”都是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纳祥转运。追溯其形成,有观点认为,它起源于自然天象,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知有关。究竟这条抬头的“龙”是从何而来的呢?
古人通过观测天象来确定农时,“龙抬头”就是其中一种时节天象。
苍龙七宿 图源:北京天文馆
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为“四象”(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象七个星宿。东方的七个星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组成一个“龙”的形象。
“二月二 龙抬头”反映的天象,是初春时节二十八宿之一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就像“龙抬起头”。
犄角、爪子、尾巴在哪?
手把手教你寻“龙”!
✍画重点:角宿是“龙”的犄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房宿是“龙”的身躯和爪子,心宿是“龙”的心脏,尾宿是“龙”的尾巴。
寻找“龙首” 图源:深圳天文
寻“龙”四步走:
朝东北方天空看去,找到熟悉的北斗七星。
沿着北斗七星的勺柄曲线延伸,可以找到牧夫座α,我们一般称这颗星为“大角星”。
继续向前延伸,会看见一颗蓝白色的亮星角宿一,在角宿一左侧不远处,一颗较暗的星就是角宿二。
找到角宿一和角宿二,就找到了苍龙七宿中的第一宿——角宿。(恭喜你,找到“龙首”啦)
这“四步+重点”你就能发现整条“龙”啦!
特殊日子美好寓意多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农历甲辰年二月初二,
民间传统的“春龙节”来了!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之说,“二月二”作为传统的春耕节、农事节,一些与龙相关的习俗流传至今。
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去剪新春后的第一次头发,俗称“剃龙头”,以祈求开年有好兆头、全年有好运气。
吃食也多以龙的部位命名,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叫作龙鳞,饺子则叫龙牙。
二月二,为什么要“剃龙头”?
所谓“二月二 剃龙头”,人们讲究二月二当天理个发,一年都有好兆头。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秘书长唐志强解释,“二月二”与惊蛰节气在时间上比较接近,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人们很重视春耕,龙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它的出现意味着雨季到来,可以耕作生产。
“按照天人合一的理念,此时万物生长,过去人们更愿意在这一天理发,与自然变化相呼应,希望能有好运气。”他说,这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翻土、整地、施肥……农民们在地里忙碌着,新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了,人们期盼着一个好年景、好收成。
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人们把对美好未来的盼望蕴含其中,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饼也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二月二也是“踏青节”,春游正当时,人们在郊外赏春踏青,奔跑嬉戏,融欢笑于自然,不亦乐乎。
图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点亮【在看】,扩散关注!今天你准备去理发吗?
来源:极目新闻、北京商报、荔枝新闻、广州日报、人民日报、中新网、央视一套、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
编辑:朱艺君
审校:石洪开
监制:殷美玲
周一见 第七十三期 中奖名单
手提袋中奖名单(3名):@喜兴6097、@橘如初七、@鱼(emoji)
笔记本中奖名单(10名):@Nine9、@钱多多、@白雪、@赵继美、@芷芷、@清雨浥尘、@宫磊、@洪莉、@cody、@Cherry
原标题:《热搜第一!今天真有“龙抬头”,60年一遇》
[超站]友情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农文旅融合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7947928
- 2 超级计算机算出人类灭绝时间 7971134
- 3 130亿三岁影帝接了多少广告 7801885
- 4 春回大地农事起 春耕备耕正当时 7742778
- 5 天雷滚滚我好怕怕传到联合国 7634663
- 6 下周将迎超级大回暖 气温火箭式飙升 7595603
- 7 男生用镜头记录下女友5年的蜕变 7435279
- 8 《家有儿女》花了多少经费在餐桌上 7315753
- 9 美国将完全退出联合国?联合国回应 7249904
- 10 女子抱孩子投河 母女遗体被打捞上岸 712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