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你喜欢的标签
我们会为你匹配适合你的网址导航

    确认 跳过

    跳过将删除所有初始化信息

    您的位置:0XUCN > 资讯 > 评测
    新闻分类

    时速一百还能续航2300公里 一群学生真的能造出这车?

    评测 PRO 稿源:差评 2022-06-29 01:21

    最近我发现了一辆好玩的车, Lightyear 0, ( 巴斯 )光年零号机。


    这辆像是 FF91 和保时捷 718 合体的电动车,能让你实现 永不充电,0 碳出行。

    这是一辆太阳能电动车,一块 60 千瓦时的电池,可以选择 插电或纯靠太阳能续航。

    如果你上下班往返 70 公里以内,选择这辆车,就可以好几个月不充电,省下一大笔电费,当然也省下一大笔油费。

    前提是你在的地方阳光日照得足够充足。

    按荷兰的气候,可以 2 个月不充电,如果是西班牙或葡萄牙这些日照时间更长的地,可以 7 个月不充电。

    想想你现在加的 10 元 95 号,这车不是香爆?

    不过这车虽然很香,但它还不是太阳能汽车里的极限,甚至是个弟弟。

    众所周知,电车里有个续航极限,奔驰的 Vision EQXX 的概念车, 充满的 100 千瓦时电池包,实测能 1000 公里。

    em...是不是觉得这续航很顶?

    但有一群学生造的纯太阳能电动车,只装了一块远低于 100 千瓦时的电池,却可以在真实道路上, 跑完 3200 公里,而且是只靠太阳能。

    这辆车就来自于两年一届的世界太阳能挑战赛 ( WSC )。

    这场比赛,也号称太阳能赛车界的 F1 。像这样续航两千多公里的太阳能车,比赛里多的是,而且还长得各有特色。

    规则很简单,44 辆车相继出发,谁先到终点谁赢,全程 2300 公里。

    没有专业的比赛场地,路况跟咱平时开的高速差不多,车水马龙, 平均时速也限制在一百公里左右。

    因为比赛在澳大利亚,选手们的驾驶环境甚至还挺恶劣。

    你可能会碰到突然蹿出的 拳击袋鼠、横叉整条路的大树,甚至沙尘暴、暴风雨等极端天气。

    这环境,只靠太阳能,跑 2300 公里,黄金右脚都不敢开这玩笑。

    所以为了达成目标,这些车子进化出了奇怪的形状。

    先把能塞太阳能板的地方全部塞满,至于驾驶员、车辆安全和实用?不作考虑。

    但为了安全,这两年的比赛倒是规范多了。

    现在的参赛车辆, 太阳能板总尺寸不能超过 6 平方米,而且必须考量驾驶员的安全以及车辆实用性,官方也对车辆重量、速度作出限制。

    比如必须是四轮车, 车总重不能超过 200 公斤,电池必须 20 公斤以内,驾驶员必须直立坐姿等等,比赛更真实,难度也更大。

    所以车体的设计就相当考究,参赛选手们,玩的都是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和空气动力学的极限。

    主流的车体主要有两种, 双船体设计,更宽紧凑也稳定。 单船体设计,子弹形状或飞镖形状,空气动力学更好,更快也更节能。

    先来看看真正的大佬,荷兰的 Vattenfall 车队, 9 次比赛里,拿了 7 次冠军,2 次亚军。

    他们的赛车采用双体船设计,表面覆盖了一层仿鲨鱼皮的材质,能使空气以极少的湍流通过,减少 8% 的摩擦力。

    也不知道这鲨鱼皮是不是打罗老师那买的。

    单船体的代表人物则是日本 Tokai 车队的子弹型设计,最高时速可达 140 公里每小时 ( 赛事不允许这么高 ),也是首次在比赛中采用单体子弹型设计的参赛队伍。

    它们的表面也要做到极致平滑,哪怕是 一根摆动的小胶带也会使整车的阻力增加 5%。

    但这被动减阻的空气动力学只能说是开胃小菜。

    为了让车的阻力足够小,速度足够快, 每辆太阳能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与 F1 赛车恰恰相反。

    F1 赛车的空气动力学是要让风把车压在跑道上。

    而太阳能赛车的空气动力学有点类似于飞机,是想让风尽量把车子抬起来,从而减少轮胎阻力,节能且速度快。

    但这样就导致车子抓地力不好,侧向风一吹就甩出去了。

    那咋办?

    日本的 Tokai 选择从车身设计上下功夫,他们参考了飞镖的设计思路,把重量集中在前面,后面是一个十字架造型, 飞镖飞起来怎么稳,车开起来就怎么稳。

    侧面则是引导式 “ 机翼 ” 设计,能把风引到车身下方,从侧后方流出。

    em...感觉这帮学生是学航空出身的。。。

    但下面比利时 Agoria 对抗侧向风的方法,就为车辆工程出身的 “ 专业人员 ” 争了口气。

    它们采用了一套偏流修正系统,说白了侧向风吹过来的时候,车身可以随着风轻微移动,但车轮还是稳稳向前。

    这波就是考验司机了,怎么斜着开车同时维持直行。

    除了车身设计,太阳能电池面板也是卷到不行。

    比如当年日本红极一时的 HIT 太阳能电池,电池效率 24.7%,反观那会我们国内用的多晶硅电池,效率不到 20%。

    当然这还不算最吊的,有的车队拿到了砷化镓面板太阳能电池,效率 37%。

    这玩意,可是用在哈勃望远镜上面的,生产成本大概是普通硅电池的一千多倍。

    “ 斯坦福,你多少有点玩不起了。”

    当然了,想拿下比赛的第一名,后勤和安全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每辆太阳能车比赛时都会有十几辆保障车跟随,整个团队 50 人左右,他们会链接卫星、观测天气,预测太阳方位,保证最佳充能角度。

    驾驶员也必须通过 15 秒逃生测试,没通过不准参加比赛。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承载清洁能源希望的最困难、最直接的比赛。

    可能小伙伴会问,中国大陆有没有车队去参加比赛?

    其实大陆这边,北理光梭车队曾在 2013 年、 2015 年参加了两届 WSC, 是大陆内的第一支参赛队伍,也是唯一一支大陆内的参赛高校。

    但受限于当时国内光伏产业起步不久,2013 年那会国内电动车销量才一万多辆。

    所以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高转化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电机电控、碳纤维材质等,国内都供应不上,只能以客户的名义去美国和日本购买, 参赛成绩也没有很理想。

    这几年又因为疫情,WSC 的比赛也取消了。

    但以国内目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咱也绝对有实力上去一较高下。

    光 2021 年全年,我们的电动车销量超过 200 万辆,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的企业里有 6 个都是中国, 光伏电池产量业占全球 70%,造个电芯能量密度超过 300Wh/kg 也是洒洒水。

    当年搞 HIT 太阳能电池的松下跟咱竞争不来,已经砍掉了光伏业务。

    所以,真的希望能在 2023 WSC 看到我们大陆高校的参赛队伍。

    最后,估计有人会说,这玩意造的奇形怪状能量产吗?花这么多钱搞这些有意义吗?

    但差评君认为, 这场比赛的意义不只是量产,更不是拿到冠军。

    对于参赛者来说,他们能借此机会接触到行业前沿的技术和实力。比如美国航天局给斯坦福搞的砷化镓太阳能面板。

    这里面每个参赛车辆身上也贴满了赞助商,涵盖了普利司通、奥迪等行业顶尖研发企业,他们每年会为优秀参赛者提供深造的机会。


    更多的人知道这项比赛,会启发更多的学生,也会启发更多的研发投入,这些背后的支持至关重要,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业,我们才能更早的看到纯净清洁能源的诞生。

    所以有时候, 推着我们往前走的,不止是那些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更多的,还是这些看似不切实际的创意启发。

    0XU.CN

    [超站]友情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图库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